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》(中发〔2018〕34号)精神,按照《益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》部署安排,我中心认真开展了2020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,现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单位基本情况
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属一级预算单位,单位性质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,内设办公室、财务科、信息科(政务服务协调科)、法制科(行政审批改革科)4个职能科室,含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营业部、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赫山管理部、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资阳管理部、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高新管理部,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桃江管理部,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沅江管理部,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南县管理部,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安化管理部,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大通湖管理部,非独立核算的正科级事业单位9个。截止2020年12月,全中心共有人员116名,其中在职人员102名,退休人员14名。
二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
(一)部门整体支出概况
2020年度部门决算收入4297.50万元,为年初预算3590.51万元的119.69%。决算收入总额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075.79万元,为年初预算的3590.51万元的113.52%,其他收入3万元,年初结转结余收入218.71万元。
2020年度部门决算支出总额4295.64万元,为年初预算3809.22万元的112.77%,其中基本支出2398.77万元,项目支出1896.87万元。
2020年度结转结余1.86万元,累计结转结余1.86万元。
(二)基本支出情况
2020年基本支出共计2398.77万元,其中人员经费支出2107.50万元,公用经费支出291.28万元。人员经费比上年增加388.21万元,增长22.58%,变化的主要原因:2020年新增职工8人,人员费用有所增加。公用经费比上年减少14.07万元,下降4.61%,其中,“三公”经费支出共计10.57万元,为年初预算的39.15%,同比下降78.31%。市中心通过认真落实“过紧日子”思想,完善财务管理制度,严控支出标准,严格财务审核,大力压减公用经费支出。
(三)项目支出情况
2020年项目经费支出1896.87万元,本年度无市级专项资金分配安排,其中:房屋购置及设施添置支出975.71万,占比51.44%;系统软硬件升级开发及维保支出253.57万,占比13.37%;区县专项工作支出101.83万,占比5.37%;12329坐席费及短信支出85.28万,占比4.50%;扶贫专项费用96.59万元,占比5.09%;其他项目费用383.89万元,占比20.24%。
三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
本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。
四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
本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。
五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
本年度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。
六、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
(一)全年绩效目标完成情况
1.归集缴存。2020年全市新增缴存单位266家,新开户职工2.64万人,实现住房公积金实缴人数22.63万人,同比去年增长4.71%;共归集住房公积金32.70亿元,同比去年增长5.42%,累计归集资金237.03亿元;年末归集余额98.11亿元,同比增长11.16%。
2.提取使用。全年提取住房公积金22.86亿元,占当年缴存额的69.90%,同比增长3.71%;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138.93亿元。
3.贷款发放。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7801笔、19.90亿元,同比分别下降28.23%、23.73%;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0.66万笔、金额达190.99亿元;年末存量贷款6.28万笔、贷款余额101.58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5.22%、5.26%;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存贷比103.54%,逾期率为0.15‰,控制在0.3‰标准线以内。
4、增值收益。2020年,增值收益16146.0万元,同比增长15.68%。增值收益率1.73%,比上年增加0.6个百分点。增值收益分配,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51.75万元,提取管理费用5200万元,提取城市廉租住房(公共租赁住房)建设补充资金10894.25万元。2020年末,贷款风险准备金余额20316.24万元。风险准备金率2%。
5、客户满意率。2020年4月1日《益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工作制度》正式实施后,按照贷款业务全覆盖、提取业务约80%的比例,有重点地对客户进行回访。2020年满意率达到99.96%。
6、线上业务办结。2020年通过网厅、微信、APP各种线上办理业务渠道共办理业务19815笔。其中,开户1726笔,信息变更15795笔,贷款提前还本410笔,贷款提前结清401笔,还款账号变更312笔,销户提取1171笔。
(二)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
市公积金中心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自评如下:
1.多措并举推进归集扩面工作。市公积金中心把归集扩面当作最基础、最核心的工作来抓,进一步压实责任,实行月总结、季调度、年考核,全力做好归集工作。通过对营业网点实行缴存单位维护排名和成立“归集扩面工作小组”,综合运用宣传先动、行政推动和执法促动“三管齐下”,有的放矢、分工协作地展开欠缴催收、单位建制等扩面工作。
2.日常运营实现企业化管理。我中心积极推行日常运营标准化流程管理,把全年工作事项纳入任务和时序管理,制定全年工作手册,通过实行年任务时序安排、日工作提示、周闭环管理、月情况通报、季总结考核、年工作兑现,抓实抓细各项管理工作。年底对各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、个人柜台业务和管理工作量、文章发表和获得荣誉等情况,通过绩效工资分配的方式统一核算到人。
3.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。今年6月,市公积金中心认真贯彻国家业务标准和上级文件要求,按照“缴存政策规范化、提取政策便民化、贷款政策精准化”原则,全面修订了缴存、提取和贷款三大管理办法,取消了期房提取保证金,调整了房屋套数和贷款次数的认定标准,新增了网上服务内容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。
4.不断优化住房公积金服务工作。市公积金中心全力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政务服务体系,积极推广线上业务,目前业务办理离柜率达97%以上;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服务事项下沉至乡镇和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工作,初步建成了“区县(市)管理部、政务大厅服务窗口、乡镇服务站”的三级就近办线下服务体系,极大便利了单位和职工的业务办理。
七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
(一)线上业务不够丰富。目前,我市部门政务信息共享广度不够、程度不高、数据不全,住房公积金与不动产、婚姻、民政、信贷等信息间的实时交互仍未实现。由于住房公积金各类提取、使用业务的线上办理依赖于以上信息的实时校对和核实,我市住房公积金线上办结渠道开通较少,信息系统(平台)建设未达行业先进水平。
(二)体制外单位归集扩面进展缓慢。由于缴纳住房公积金客观上增加了单位运营成本,单位主动建制意愿普遍不强。已建制的体制外单位,基本也都是按最低缴存标准缴存,而且大都未实现全员建制,归集增长乏力。
(三)贷款管理工作越来越难。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,贷款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也越大,贷后催收管理难度随之加大。由于公积金贷款对象大多是唯一住房家庭,致使逾期呆损贷款抵押资产处置难,贷后诉讼和执行难度大,目前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面临较大压力。
八、下一步改进措施
(一)压实责任,推进归集扩面工作。归集扩面是最基础、最核心、最重要的工作,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一方面,进一步压实综合柜员责任,促使柜员把缴存单位的维护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来对待,加强与缴存单位的日常沟通和联系,及时了解单位情况;通过日常维护确保正常缴存的实缴人数和归集金额不减少,再通过将增长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至各个单位,寻求挖潜的增长。另一方面,由各营业网点负责人组织和牵头成立归集扩面工作小组,每年初确定建制扩面目标单位,然后分工协作、有的放矢地开展新增单位扩面工作,综合运用宣传先动、行政推动和执法促动等方法,进一步推进归集扩面工作。
(二)精准设计,完善贷款使用政策。按照“全力保刚需、部分保改善、抑制投资投机”的思路,在构建了区别对待不同贷款次数、不同房屋套数、不同购房面积的差别化贷款政策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贷款使用政策,探索根据缴存职工家庭房屋套数、贷款次数和购房面积的综合情况,精准设计,实施多品种组合贷款。
(三)规范管理,提升政务服务水平。深化和完善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面梳理缴存、使用各项业务操作规程,继续简化办事流程、减少办事资料、缩短办结时限。加大研发设计投入,进一步完善新一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,促使智能程度更高、使用功能更多、风控能力更强、操作体验更好。丰富综合服务平台业务渠道,将更多业务的办理功能通过微信、网厅、益阳政务网等延伸至服务对象身边,突破住房公积金服务的时间、空间限制,实现随时可办、随地能办。利用“放管服”改革契机,通过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的提高,推进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无纸化、一次办、一次都不跑。